笔笔范文网 >培训心得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5篇

没有独特的见解感受,我们就不能写好一篇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书写是可以将自己的新思想都记录在文字中的,以下是笔笔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5篇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篇1

凉爽的秋天已经悄悄地来了。它带给了人们新的收获和希望,当然也有那收获后喜悦的心情。

秋的天还是这么的明朗,蔚蓝的天空中偶尔会出现几朵洁白的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幻想着一些美好的事物,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几只小鸟从天空中飞过,给天空增添了几分色彩。

在秋天,蝉的声音渐渐地消失了,换来的是秋虫“唧唧”的声音。每当到了夜里,我都会去青林湾公园,因为在那里,可以让我捕捉到许多秋虫的声音。它们那奇妙地声音让我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静静地聆听着秋虫的声音。

说起水果,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的石榴了。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种橙不是普通的橙,而是橙的有些黄,金灿灿的黄。果园里人很少,那阳光照着的石榴就像画在画布上的油画一样,特美。早晨,我坐在自己的房间里,边吃着石榴边看书。我仿佛觉得自己就像果园中的一个石榴,一阵风吹过,我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挤来挤去,碰来碰去,快乐极了!风停了,几只小鸟飞来,站在我们身长的枝头上,唱起了动听的歌儿……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看着稻田里满地金黄的稻谷时,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此时也露出了笑脸。看着他们,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的。

秋天的事物在我眼里都是美好的。它轻轻地涂掉了夏天的脚印儿,给人们带来的是不一样的色彩。我爱秋天!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篇2

20_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了中国“农民丰收节”。_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论断。这些新思想和新论断契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农民收入明显增多,农村面貌明显改变,农业生产明显改善,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的腰包鼓了、群众的笑脸多了,我国脱贫攻坚的担子也就轻了。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广大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农村是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生长繁衍的根据地。记得住乡土乡愁,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处理好经济同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中华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人民也会更加幸福。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农业也就强了。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古今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们体味到了丰收的喜悦。不同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却是相同的。

“平凡的丰收,不平凡的喜悦”。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而农民是丰收的主体,更是丰收的关键。我们每餐食用的五谷杂粮无不出自朴实的农民之手,正如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而丰收节给农民那像土地一样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阳一般的光辉。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除了党和国家惠农为农的好政策以外,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也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早日建成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注入新力量。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篇3

又是一年秋分时节,太阳直射点缓缓落脚至赤道,20__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为必要。因此,开展“送技术”活动的落脚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实惠,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协助抓好产业规划、积极向所结对联户的农户(居民)提供产业发展、致富项目信息、协调信贷、技术培训等帮助,扶持群众依靠发展产业发家致富,让他们能在自我努力中找到自身的价值。

党员干部在走访了解、摸清实情基础上,要综合分析“三农”发展状况,从制约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源头”做起,采取“出路子、供信息、帮钱物”等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帮助脱贫致富。同时,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技培训,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只有让“输血与造血”的帮扶并举,才能立足于农村的长远发展,帮助他们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推而广之,如果更多的官员、更多的基层政府都能“俯身弯腰”,真正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带着真情实感去融入群众中,做到“望闻问切”,多看看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多问问柴米油盐,多了解厂矿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会受群众欢迎,被基层接受。

总之,送钱送物不如送培训技术。服务“三农”,需要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搭建起平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进行“零距离”服务,农民只要在田间“点菜”,农技人员就上门“送餐”。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篇4

秋天花落秋天黄,秋天落叶秋天忙。

那满山的丰硕,那满山的成熟,那满山的金黄。收获着一年的丰硕,收获着满山的金黄,收获着满山的秋黄。望一眼那满山的牲群,看一眼那满坡的火黄。一样的期待,一样的收获。

望着那成熟的秋景秋色,望着那成熟的俊美,望着那丰收的喜悦。成熟了,秋之季节;成熟了,喜悦的金色;成熟了,满山的的丰硕。

所有的金黄早已摆脱了青色,所有的金黄成就的是一季度收获,所有的秋景染色了秋之成熟,点染了秋之秋韵,哒哒的马蹄声,奏响着秋韵,凯奏着秋律。

秋色、秋实,望着遍野的秋景秋致,内心深处涌现出一阵丰收的喜悦,如同来到一望无际的农田,手中如同抓住了一些沉甸甸的稻谷,收获的喜悦不自禁地涌现在心头,不自禁地写在自己的脸上。

甜甜的,一丝丝。一年到头,长年积月,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就会有成果。劳动就会有其成就,劳动就会写满光荣,劳动就会写就收成。

好风凭借力,成果靠播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辛勤一分成就。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只顾耕耘不闻收成。天地造化,浑然天就。世间万物,功到自然成!有道是: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只要播下春之种子,就会有秋之收获。

春天不播种,夏天不耕耘,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季就不能品尝!拥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就能够收获一秋的喜悦!

2023年农民丰收节心得篇5

从20_年起,每年的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广大农民来说,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朋友的关怀。在我看来,农民丰收节,庆的是五谷丰登,传的是中华文明。农民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更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牢记传承、感恩和节俭的一个节日。

罗素曾言,中国是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是什么力量使华夏文明从未中断?答案就是农耕文化的繁盛。从古代的深耕细作到新科技农业,农业一直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古代天子要耕籍田,皇后要行亲蚕礼,都是祈求五谷丰登。而今,我们举办农民丰收节,不仅仅是庆丰收,更是要让我们牢记使命与责任,努力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铭记先人的农耕知识,传承在农耕文明中滋养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华夏文明之花永不凋谢。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文明兴起,第三产业繁荣。农业的基础地位虽未动摇,但是农民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收入并不成正比,以收入来说,他们是社会上最渺小、最卑微的群体。农民丰收节的设立,让农民朋友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让农民朋友们知道,纵然他们干着最辛苦、最卑微的职业,国家没有忘却他们。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耕耘,才有国家富强的基石。农民丰收节,让我们学会感恩脚下的这方土地,更感恩在这方土地上耕耘的父老乡亲,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成就了美丽的中国梦。

?朱子家训》曾言“一粥一饭当思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幼儿园的小朋友便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农民朋友面朝黄土背朝天,栉风沐雨,无论冬夏,不断地辛勤劳作,才有了我们的一日三餐。现在,国家虽然富强了,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浪费粮食。因为我们浪费的虽然是自己的钱财,但本质上却是缺乏对农民劳动成果的尊重。从一粒种子到最后的颗粒归仓、摆上餐桌,这中间凝聚了多少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轻易抛弃的不一粒粒粮食,而是我们的个人美德。所以,无论我们多富有,都不要忘记节俭。农民丰收节,让我们牢记,不管五谷如何丰登,我们都应学会节俭。

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农民丰收节,让我们和农民朋友一起沉浸在丰收的快乐里,也让我们新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学会传承、感恩和节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保洁2023年工作计划5篇

2023年出纳工作计划5篇

村委2023年工作计划5篇

2023年儿科护士个人工作计划5篇

2023年幼儿园大班保育员工作总结5篇

2023年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5篇

2023年暑期工作计划5篇

2023年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5篇

2023年急诊科护士工作计划5篇

2023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00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