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范文网 >培训计划

集合的数学教案优质5篇

反复实践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升知识的内化程度,很多人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教学理念的变化与发展,下面是笔笔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集合的数学教案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集合的数学教案优质5篇

集合的数学教案篇1

设计意图:

通过一大一小的两种实物让幼儿分辨大小、通过游戏,图片等让幼儿反复认识大小,在熟练掌握了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来按大小不同进行分类,并感受到数学与大小的紧密联系。

活动目的:

1、巩固对大小的认识。

2、学习按大小进行分类。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

活动重难点:

按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鱼缸大小各一个

2、娃娃大小个一个

3、奶瓶大小各一个、

4、神秘袋一个

5、各种动物的图片人手一份

6、大小不同的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我们今天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大大的铃铛 (铛铛)小小的铃铛(铛铛铛)大大的西瓜(啊呜)小小的西瓜(啊呜啊呜啊呜)大大的汽球(噗噗)小小的气球(飞上天) ”

二、认识大、小

教师:看郭老师有一个大筐子 我们看里面都是有什么?

幼儿: 《鱼缸》, 出示一个大鱼缸 一个小鱼缸让孩子对比

大小 ! 这是一个大鱼缸,这是一个小鱼缸,

老师总结:

利用三阶段教学法反复让孩子练习, 这是什么?幼儿:大鱼

缸等。 教师:看老师又拿出来的是什么?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奶瓶。 幼儿:《奶瓶》老师:这是一个大奶瓶,这是一个小奶瓶,引导幼儿自己说出答案。游戏:猜猜看,老师举起来的是什么?幼儿:大奶瓶,放在桌子上的是?幼儿说:小奶瓶,利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练习。

教师:郭老师又变出两个,看看是什么?

幼儿:大娃娃和小娃娃。

教师: 哪个是大娃娃?幼儿:老师举起来的是大娃娃,放在

桌子上的是小娃娃,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游戏:同上。

三、结合生活经验,学习。

教师:我们在班里找一下有没有大小不同的物品,让孩子在

班里找出大小不同的物品 请孩子自由的找 个别发言 !

四、 孩子操作图片

教师:郭老师准备了几份漂亮的动物图片想和小朋友们分

享 ,有老鼠的图片,有兔子的图片,有熊的图片。《拿出来让幼儿看一下都是大小不同的》。

教师:分别发给幼儿每人一份,请幼儿自由操作把大的图片

放在大筐子里,把小的图片放在小筐子里。(给孩子们讲清分的规则让孩子们自由操作图片分大小) 最后一同分享结果!

活动反思:

根据教材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想大小对于小班幼儿应该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反复认识大小,并分类。通过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还不错。

集合的数学教案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

2、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

3、初步掌握11—20以内数的顺序。

4、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5、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

6、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7、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合做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能正确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难点:

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装在小盆里,12根,每人一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电脑:机器猫]

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猫:小朋友,你们好,我叫小叮当,今天我想跟你们一快儿学习,你们愿意吗?

猫: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也是一个好孩子,已经得到很多小红花了,不信你们数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叮当得到了多少朵小红花,好吗?举起右手,一边打手势一边数。[数到10]

[电脑演示10朵花,第11朵打问号]

师:再往下数就要用到比10更大的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10更大的数,[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再帮小叮当把小红花数完。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1、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师: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就在小盆里,数一数你有几根小棒,在桌上排成一排。(小盆里都是12根小棒)

学生汇报,指名2人把小棒拿到讲台上数一边。

师:再来看看小叮当有多少根小棒?[电脑出示12根小棒]我们也来帮它数一边。

学生数

猫: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我有一个摆小棒的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我有十几根小棒。

师:小朋友,小叮当到底想到了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他有十几根小棒呢,猜到的小朋友也用这种方法把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让自己和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十几根小棒。

还没有猜到的也可以跟同座商量一下再摆。

学生活动,汇报两人展示

师:你们看看谁的方法最好?小叮当和他想的一样吗?

集合的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一、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二、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准备活动: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一)听命令行动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三)布置任务。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集合的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起床”活动,学习6以内数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6

2、激发学数的兴趣,知道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环境创设玩具娃娃,6的`圆点卡和数字卡

重点与难点

在具体操作演示中了解抽象的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过程:

(一)感知6

大家帮助娃娃

1、穿衣服

教师:“娃娃要起床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娃娃穿衣服。”边穿边说:“1件衣服添上1件是2件,2件衣服添上1件是3件,……5件添上1件是几件?”(幼儿点数:5件添上1件是6件)

2、扣纽扣

教师:“穿好上衣后要帮助娃娃扣纽扣了。”边扣边数:“现在扣了几粒纽扣了?”“5粒纽扣再扣上1粒扣,是几粒了?”“5粒纽扣添上1粒纽扣是6粒纽扣,5添上1是6。”(幼儿点数并感知6以内数的形成)

3、梳辫子

教师:“再帮娃娃扮新疆人,梳辫子。”边梳边说:“梳了1根、2根、3根、4根、5根、6根,梳了几根辫子?”

4、穿鞋带孔

帮助娃娃穿棉鞋,已穿了几个鞋带孔?再穿上1个鞋带孔,是几个鞋带孔?(6个,5个鞋带孔添上1个鞋带孔是6个写空,5添上1是6)

我们帮助娃娃穿衣服、扣纽扣、梳辫子、穿鞋孔,娃娃感谢我们。小朋友比娃娃本领大,学会不要麻烦妈 妈,自己穿衣服、扣纽扣,……还可以边穿边学习数数,会吗?

(二)认识6

1、6件衣服、6粒纽扣、6根小辫、6个鞋带孔都可以用几个圆点和数字几表示?(请幼儿分别用圆点卡和数字卡表示)

2、6像什么?6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寻找6

娃娃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礼物中有的是用的,有的是玩的。每样礼品的个数分别是什么?请小朋友找出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礼品,涂上美丽的颜色。

价值分析:

创设情境,帮助娃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知6,边交谈边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认识数字6,让孩子用数字卡与圆点卡表示,加深对6的认识。

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到的数字6.

集合的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1.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2.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活动的伞中班教案优质5篇

大班找朋友的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鱼的手工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数学4的教案优质8篇

米的语言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国庆的教案优质6篇

中班枪的教案优质7篇

关于体育的教案优质8篇

校车安全的教案优质7篇

爱喝水的教案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482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